
会员登陆
视频作品
本站公告
征稿活动
- 南京诗词学会官网已正式改版,欢迎点击...
- 关于征集“抗疫创作大家谈”专题文稿的...
- “洪蓝杯·诗意溧水”第五届诗词大赛征...
- 关于组织参加省诗协“抗击新冠肺炎”诗...
- “大美中国·诗意湖泊” 诗词原创作品...
- 2019“郑和杯”海丝文化诗词大赛获...
- “钟山颂”诗词歌曲大赛 获奖作品
- 2019南京栖霞山楹联征稿启事
- “和凤”杯《诗意溧水》第四届诗词大赛...
- 和凤杯《诗意溧水》第四届诗词大赛征稿...
- 关于组织会员参加“两山一湖” 诗词大...
- 2019“郑和杯”海丝文化诗词大赛征...
- “钟山颂”诗词、歌曲大赛征稿启事
- 关于《中国梦》诗词作品征集活动的通知
- “建邺杯·勤廉青奥”诗词赋楹联大赛征...
学会动态
- 南京诗词学会官网已正式改版,欢迎点...
- 南京诗词学会官网已正式改版,欢迎点...
- 南京诗词学会官网已正式改版,欢迎点击...
- 南钢红五月采风作品汇总
- 诗化南京结硕果 江宁区获评“中华诗...
- 学会采风团赴南钢体验匠心创新
- 关于征集“抗疫创作大家谈” 专...
- “洪蓝杯·诗意溧水”第五届 诗词大...
- 关于表彰“优秀抗疫诗人”的决定
- “诗化南京·百年颂歌” 公益传播推广...
- 关于做好表彰优秀“抗疫诗人”工作的通...
- “奋进2020”诗歌朗诵电视晚会举行
- 南京诗词学会召开五届六次理事会
- 江宁“中华诗词之乡”验收嘉宾佳作集萃
- 江宁创建中华诗词之乡工作顺利验收
- 抒盛事之怀 讴时代之歌 “诗化南...
- 南京诗词学会栖霞采风行
- 党建引领 创新驱动 南京诗词学会...
- 关于举办“向往好生活·奋斗新时代” ...
- 吟“八韵”、议诗家、促诗改 南京举...
点击排行
大众评审
- 致敬八一,传承军魂,盛赞好诗!!...
- 赞!赞!赞!转走了。
- 精兵利箭国之重器。《兵者·筑梦》...
- 邹老师又一力作。大气魄!赞赞赞!...
- 打败自己的对手永远是自己。强军好...
- 4000G各类戏曲资源百度打包下...
- 全国丁芒文学艺术研讨会在这里召 ...
- 我看见它们的初雪 历经憔 ...
- 看破一朵刺玫的流程和它始终的慌 ...
- 扬子江诗刊》杂志发表后很快获了 ...
- 贝瓦儿歌高清MP4打包下载 最全...
- 一个男儿痴情和力量的见 ...
- 一个人的越野 辽阔一个人的雪 ...
- 明白而又不失内涵的诗意形 ...
- 造天舟航母,重器傲人 《第...
- 北雁宫闕闻笛。独卧阑干夜思 ...
- 琵琶弹空珠玉吹。闻笛心已 ...
- 抛荒书剑事无成,虚度人间已半 ...
- 近来顿觉乡情浅,且把金陵作故 ...
- 小暑初来雨后晴,清风拂叶踏声 ...
感悟南京
陈永昌 也说“旧瓶装新酒”
作者:陈永昌 发布时间:2014-10-12 09:01:56 浏览次数:515也说“旧瓶装新酒”
陈永昌
人们常以“旧瓶装新酒”来比喻当今的中华诗词创作,这个比喻既形象又贴切。“瓶”是外在形式,“酒”是内在蕴涵。形式是旧的,内涵却必须是新的。那么,这内涵怎样才能真正“新”起来呢?
首先,内容题材要新。大诗人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指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就是说写文章要反映时事,作诗要以事情为依托。简言之,写诗作文都应反映时代,与时代同步。当然不是说过去的事情不能写了,而是说写过去(即便是历史题材)目的也是为了服务现实。
我们今天正处在一个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全国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正在意气风发、豪情满怀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着,每日每时都有许多新人新事涌现。有出息的诗人应当关注现实,深入生活,热情洋溢地讴歌这些新人新事;而不应当躲在个人的小天地里,闭门造车,或一味吟哦自己的小小悲欢,那样是写不出什么有分量、有价值作品来的。
第二,思想感情要新。我们应以开放的心态来观察当今世界、认识现实生活,思想感情应是阳光的、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惟其如此,才能写出格调高昂、催人奋进的作品来。决不能因为多读了几本古人诗词,就让自已的思想感情也成了古人的俘虏,用古人甚至士大夫的眼光来看待今天的社会生活,就难免会与社会格格不入,以至意志消沉,情绪低落,甚或变得感情脆弱,见落花而流泪,望夕阳而感伤,其作品格调岂能高昂?那样的作品自然不会为广大读者所接受,必然被时间淘汰,被历史遗弃。
第三,语言要新。诗歌本来就是语言的艺术,所以对语言的要求也特别严格。作为人类复杂的心理状态、特别是思想感情的反映形式,诗歌语言不仅要准确、凝练,更要形象生动,富有张力和感染力。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语言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因此诗歌语言也应与时俱进。我们既要认真学习、正确运用古人作品中那些优美、凝练、富有韵味和生命力的词语,也要努力从现代口语中加工提炼出新的诗歌语言来。事实上有不少诗人已经这样做了。请看刘家魁先生写的《山居》:“无路藤牵挂,有歌鸟引吭。野花香入梦,贪睡树敲窗。”多么清新自然而又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的小诗呀!他的另一首小诗有句云:“人为多情老,路因无伴长。”也是明白如话,但它富含哲理,耐人寻味。像这样深入浅出、贴近口语的好诗,一定会广受欢迎的。而那些食古不化,泥古仿古,通篇陈词滥调的所谓作品,只会倒人胃口,令人生厌。更何况我们今天的社会生活、人际关系,较之古代要复杂得多、丰富得多,许多新生事物远非古诗词中的过时语言所能表达的。
如此看来,中华诗词这株大树,只有既保持传统特色,又跟上时代,不断发展,才能更加根深叶茂,枝壮花荣,结出丰硕的果实来!
Copyright ©2021 南京诗词学会官方网站 All Right Reserved.
技术支持:自助建站 | 领地网站建设 |短信接口 |燕窝 版权所有 © 2005-2021 lingw.net.粤ICP备16125321号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