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陆
视频作品
本站公告
征稿活动
- 南京诗词学会官网已正式改版,欢迎点击...
- 关于征集“抗疫创作大家谈”专题文稿的...
- “洪蓝杯·诗意溧水”第五届诗词大赛征...
- 关于组织参加省诗协“抗击新冠肺炎”诗...
- “大美中国·诗意湖泊” 诗词原创作品...
- 2019“郑和杯”海丝文化诗词大赛获...
- “钟山颂”诗词歌曲大赛 获奖作品
- 2019南京栖霞山楹联征稿启事
- “和凤”杯《诗意溧水》第四届诗词大赛...
- 和凤杯《诗意溧水》第四届诗词大赛征稿...
- 关于组织会员参加“两山一湖” 诗词大...
- 2019“郑和杯”海丝文化诗词大赛征...
- “钟山颂”诗词、歌曲大赛征稿启事
- 关于《中国梦》诗词作品征集活动的通知
- “建邺杯·勤廉青奥”诗词赋楹联大赛征...
学会动态
- 南京诗词学会官网已正式改版,欢迎点...
- 南京诗词学会官网已正式改版,欢迎点...
- 南京诗词学会官网已正式改版,欢迎点击...
- 南钢红五月采风作品汇总
- 诗化南京结硕果 江宁区获评“中华诗...
- 学会采风团赴南钢体验匠心创新
- 关于征集“抗疫创作大家谈” 专...
- “洪蓝杯·诗意溧水”第五届 诗词大...
- 关于表彰“优秀抗疫诗人”的决定
- “诗化南京·百年颂歌” 公益传播推广...
- 关于做好表彰优秀“抗疫诗人”工作的通...
- “奋进2020”诗歌朗诵电视晚会举行
- 南京诗词学会召开五届六次理事会
- 江宁“中华诗词之乡”验收嘉宾佳作集萃
- 江宁创建中华诗词之乡工作顺利验收
- 抒盛事之怀 讴时代之歌 “诗化南...
- 南京诗词学会栖霞采风行
- 党建引领 创新驱动 南京诗词学会...
- 关于举办“向往好生活·奋斗新时代” ...
- 吟“八韵”、议诗家、促诗改 南京举...
点击排行
大众评审
- 致敬八一,传承军魂,盛赞好诗!!...
- 赞!赞!赞!转走了。
- 精兵利箭国之重器。《兵者·筑梦》...
- 邹老师又一力作。大气魄!赞赞赞!...
- 打败自己的对手永远是自己。强军好...
- 4000G各类戏曲资源百度打包下...
- 全国丁芒文学艺术研讨会在这里召 ...
- 我看见它们的初雪 历经憔 ...
- 看破一朵刺玫的流程和它始终的慌 ...
- 扬子江诗刊》杂志发表后很快获了 ...
- 贝瓦儿歌高清MP4打包下载 最全...
- 一个男儿痴情和力量的见 ...
- 一个人的越野 辽阔一个人的雪 ...
- 明白而又不失内涵的诗意形 ...
- 造天舟航母,重器傲人 《第...
- 北雁宫闕闻笛。独卧阑干夜思 ...
- 琵琶弹空珠玉吹。闻笛心已 ...
- 抛荒书剑事无成,虚度人间已半 ...
- 近来顿觉乡情浅,且把金陵作故 ...
- 小暑初来雨后晴,清风拂叶踏声 ...
感悟南京
陈永昌 从传统的沃壤里萌生出的新诗——兰兰新诗集《远方》读后
作者:陈永昌 发布时间:2014-10-09 22:06:28 浏览次数:398从传统的沃壤里萌生出的新诗
——兰兰新诗集《远方》读后
陈永昌
兰兰是个多才多艺的作家,她写小说,写散文,写诗歌,还会画画。但归根结底,她是个诗人。她的小说、她的散文、她的绘画里都有诗的元素。
兰兰写的是新诗,但是从传统诗歌嬗变出的新诗,或者说是从传统诗的沃壤里萌生出的新诗。因此,她的诗既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
首先,她的题材、她的诗料全都取自现实生活、撷自社会实践。即便是历史题材,也是以现代人的眼光、现代人的感情、现代人的语言来表现的。比如:“被刘禹锡凝望的一抹夕阳 / 从那时起,就一直这样 / 斜斜地挂在巷口。像舞台追光 / 照着历史的过客 / 来来往往。”(《乌衣巷》)你瞧, 把“一抹斜阳”比作“舞台追光”, 是多么地生动、多么地形象,又是多么地富于现代感啊!又如:“在唐诗宋词里 / 贮存了千年的幽香 / 九曲回肠般地 / 款款溢出”(《南京梅花山之春》) 让我们一下子想到了白居易,想到了王安石,想到了陆放翁,想到了林和靖……然而作者抒写的又分明是自己的眼前景、心中情,历史和现实交织在一起,大大增强了诗句的张力。再如:“层层叠叠的翠黛 / 举起了红红火火的祝福, / 大山里燃烧着红土地的憧憬。”(《火把节》)、“酒乡人的嗓门 / 总是醒着 / 酒乡人的感情 / 总是醉着”(《酒乡人》)……这些来自于现实生活的诗句,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这与某些自鸣清高的诗人不关心时代、不关心社会、不关心人民大众,关起门来专写呓语式的“内心独白” 是大不相同的。兰兰写风景名胜,写古迹遗存,写人述事,咏物抒怀……凡此种种,无不是她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或亲身经历、亲自体验过的。所以她的诗不娇柔,不做作,充满了真情实感,很容易引起共鸣。
吴奔星教授曾说过:“诗学就是情学。”兰兰生在南京、长在南京,对南京最熟悉,感情也最深切,她写了大量关于南京的诗篇。在这本诗集中,她将写南京的诗专列一辑放在最前面。事实上这一辑也写得最为出色,篇篇堪称佳作。
其次,她的诗很讲究音乐性。我们都知道,诗从诞生的那天起就和歌紧密相连了。也就是说,诗的音乐性是与生俱来的。所谓“音乐性”,主要表现在声韵和节奏上。有据可查的我国最早的一首诗歌叫做《弹歌》(大约产生于新石器时期),全诗只有两句、八个字:“断竹,续竹。/ 飞土,逐肉。”它记述了人们砍倒竹子制作弹弓,然后去打猎动物的全过程。这两句诗不仅押韵(“肉”古音读ru), 而且节奏感很强。至于后来,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元曲,直至明、清诗词,无不讲究声韵和节奏。
兰兰的诗虽然不都是押韵的,但是鲜明的节奏感却贯串在每一首、每一行诗中。无须举例了,你随便挑出一句来,总是朗朗上口、可诵可唱的;何况这本诗集中有不少诗是押韵的,比如《乌衣巷》、《登金陵凤凰台》、《南京梅花山之春》、《鬼脸城》、《荔枝熟了》、《桃花依旧笑春风》,等等。
再次,她的诗语言高度精炼。请看“一座高峰 / 托起一代伟人……一代伟人 / 托起了一座高峰。”(《中山陵》),这两行极为简洁的诗句,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前后两处将主、谓语颠倒了一下,让我们产生许多联想。前面的“高峰” 是实写,当然指的是钟山;后面这个“高峰” 则是一种象征,也可说是比喻,应当指的是推翻封建帝制后建立起来的“民国”。 而后一个“托起”比前一个“托起”后边多了个“了” ,正是这个“了” 字让我们联想起那场大革命艰苦卓绝的历程,联想起无数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更联想起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为之耗尽最后一滴心血,才完成这一伟大的历史使命。这个“了” 字不正是“完成”一词的隐义么?
又如《江南》一诗,全诗只有三节、十二行,每一节开头用同样的句式:“江南是……做的”。这种复沓非但不会让人感到啰嗦、重复,相反可以起到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分清层次、加强节奏、加深印象的作用。至于用“烟”、“水”、“梦”三个意象来表现江南的特点,我以为非常贴切,极富诗意。
注重炼句、炼字,是我国传统诗歌的重要特点。古人常为“吟安一个字” 而“捻断数茎须”, 甚至到了“二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 的地步。今天我们写现代新诗,当然无须如此苦吟。不过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是值得学习的。也只有这样,才能写出言简意丰、感人肺腑的好诗来。兰兰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最后,我想特别提出的是,兰兰非常善于构建新奇、美好的意象。请看诗集开头一首的开头:“时间 在森林蓊郁的 / 缝隙里 / 来来往往。/ 青石路面下 密密匝匝/ 压缩了远古的故事……”(《古魂》) 多么奇特的意象,绝非常人所能想象出来的!再看:“墙缝老得 / 只剩下半睁半闭的眼睑 / 困顿中 侧听 / 历史的回声”(《 南京明城墙》), 又是多么地形象,多么地贴切!“况且,还有十里秦淮 侧身 / 抛出水袖,倏忽间 / 婀娜地一个旋转 胜过 / 风情万种”(《 白鹭洲》),这一意象不仅奇特,而且非常优美。读到此处,眼前仿佛出现一位仙子在翩跹起舞……这里的诗句排列也颇具匠心,在“侧身”之后突然转行,然后才“抛出水袖”,让我们看到了这一动作的全过程,时间虽然短暂,却很完整。其它诸如“鬼脸,嬉皮笑脸地 / 把秦淮河当做了镜子……”(《鬼脸城》)、“往事被时间融化 / 过滤出一些诗句 / 像书签 / 夹在记忆里 / 随时等待翻阅 ”(《 新春随想》)、“深邃的笛孔里,/ 隐隐绰绰 浮现 / 唐宋元明清的 / 倒影”(《 笛韵》)、“一朵朵 相思 / 在七夕的天空 / 开放 / 缤纷成一座桥”(《 七夕》)……像这样新奇、优美的意象, 在这本诗集里随处可见。
毫无疑问,兰兰是我国当今诗坛上一位优秀的女诗人,她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发展,不断创新,不断突破,不断超越!愿兰兰在“诗园”里继续辛勤耕耘,不断绽放出更多、更新、更美的诗花!
2012.5.10.于银城东苑
Copyright ©2021 南京诗词学会官方网站 All Right Reserved.
技术支持:自助建站 | 领地网站建设 |短信接口 |燕窝 版权所有 © 2005-2021 lingw.net.粤ICP备16125321号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