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陆
视频作品
本站公告
征稿活动
- 南京诗词学会官网已正式改版,欢迎点击...
- 关于征集“抗疫创作大家谈”专题文稿的...
- “洪蓝杯·诗意溧水”第五届诗词大赛征...
- 关于组织参加省诗协“抗击新冠肺炎”诗...
- “大美中国·诗意湖泊” 诗词原创作品...
- 2019“郑和杯”海丝文化诗词大赛获...
- “钟山颂”诗词歌曲大赛 获奖作品
- 2019南京栖霞山楹联征稿启事
- “和凤”杯《诗意溧水》第四届诗词大赛...
- 和凤杯《诗意溧水》第四届诗词大赛征稿...
- 关于组织会员参加“两山一湖” 诗词大...
- 2019“郑和杯”海丝文化诗词大赛征...
- “钟山颂”诗词、歌曲大赛征稿启事
- 关于《中国梦》诗词作品征集活动的通知
- “建邺杯·勤廉青奥”诗词赋楹联大赛征...
学会动态
- 南京诗词学会官网已正式改版,欢迎点...
- 南京诗词学会官网已正式改版,欢迎点...
- 南京诗词学会官网已正式改版,欢迎点击...
- 南钢红五月采风作品汇总
- 诗化南京结硕果 江宁区获评“中华诗...
- 学会采风团赴南钢体验匠心创新
- 关于征集“抗疫创作大家谈” 专...
- “洪蓝杯·诗意溧水”第五届 诗词大...
- 关于表彰“优秀抗疫诗人”的决定
- “诗化南京·百年颂歌” 公益传播推广...
- 关于做好表彰优秀“抗疫诗人”工作的通...
- “奋进2020”诗歌朗诵电视晚会举行
- 南京诗词学会召开五届六次理事会
- 江宁“中华诗词之乡”验收嘉宾佳作集萃
- 江宁创建中华诗词之乡工作顺利验收
- 抒盛事之怀 讴时代之歌 “诗化南...
- 南京诗词学会栖霞采风行
- 党建引领 创新驱动 南京诗词学会...
- 关于举办“向往好生活·奋斗新时代” ...
- 吟“八韵”、议诗家、促诗改 南京举...
点击排行
大众评审
- 致敬八一,传承军魂,盛赞好诗!!...
- 赞!赞!赞!转走了。
- 精兵利箭国之重器。《兵者·筑梦》...
- 邹老师又一力作。大气魄!赞赞赞!...
- 打败自己的对手永远是自己。强军好...
- 4000G各类戏曲资源百度打包下...
- 全国丁芒文学艺术研讨会在这里召 ...
- 我看见它们的初雪 历经憔 ...
- 看破一朵刺玫的流程和它始终的慌 ...
- 扬子江诗刊》杂志发表后很快获了 ...
- 贝瓦儿歌高清MP4打包下载 最全...
- 一个男儿痴情和力量的见 ...
- 一个人的越野 辽阔一个人的雪 ...
- 明白而又不失内涵的诗意形 ...
- 造天舟航母,重器傲人 《第...
- 北雁宫闕闻笛。独卧阑干夜思 ...
- 琵琶弹空珠玉吹。闻笛心已 ...
- 抛荒书剑事无成,虚度人间已半 ...
- 近来顿觉乡情浅,且把金陵作故 ...
- 小暑初来雨后晴,清风拂叶踏声 ...
感悟南京
毗邻鸡鸣寺而居有感
作者:孙尔台 发布时间:2013-01-04 10:17:43 浏览次数:762毗邻鸡鸣寺而居有感
孙尔台
鸡笼山在南京的城中心,明洪武年间就建有观象台,民国期间是国家的气象研究所,所以南京人俗称为北极阁。鸡笼山的东麓有一座古鸡鸣寺,寺旁是著名的台城,这便是我今天要谈的话题。
鸡鸣寺始建于梁代,是南京地区历史最为悠久的古刹,关于寺中的胭脂井和旁边台城的真伪问题也一直存有争议。据史学家陈济民老先生说,真正的台城应在成贤街一带,但姚鼐编写《嘉庆江宁府志》时搞错了,后来的《同治上江两县志》也因此误认为胭脂井就在鸡笼山上。民国时期的市长马超俊还在鸡鸣寺的一口井旁立了块“古胭脂井”的石碑,这更是以讹传讹。好在南京的百姓对这些问题似乎都抱有无所谓的态度,只要有井就行,有墙就行,反正都是古代的遗物,怎么说都说得过去。而且城外就是秀丽的玄武湖,正合得上韦庄的“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的浓浓诗意。所以不管真伪如何,现在的台城和胭脂井的位置就这么约定俗成下来了。
鸡鸣寺中最具文化气息的是张之洞为纪念他的学生、七君子之一的杨锐建的豁蒙楼。“豁蒙”二字取自于杜甫的《赠秘书监察院江夏李公邕》中“君臣尚论兵,将帅接燕蓟。郎咏六公篇,忧来豁蒙蔽”的诗句。所谓“豁蒙”,是暗指杨锐的冤案终会大白的意思。但张之洞不能明说,对外只能说是造楼以览江湖,于是豁蒙楼便让人有了湖光山色豁然开朗的联想。
文化人造的楼自然会引起文化人的重视,因此这里后来就成了文人聚会的场所,胡适、朱自清、郭沫若、徐悲鸿、赵朴初和余光中都曾登临过此楼。这些年来,南京的作家和书画家也经常在这里活动,其中以每年的端午诗会规模最大,至今已举行了好几届了。到了腊八节那天,大家还要去喝粥,有甜咸两种,口味都很不错。我还收到过莲华法师送的一套佛学院学生的毕业论文和书画作品集,其学术水平和书画技艺之高,着实让人诧异。
豁蒙楼是寺内观景的最佳处,依窗望去,钟山玄武尽收眼底。每当陪客人到此地游玩时,我都会得意地把大家的目光引向山下的一片红瓦绿荫之中,因为那便是鄙人的蜗居所在。虽然玄武湖近在咫尺,但这十多年来我却很少进湖光顾过。因为在我们这个小区内就有一处水景,虽称不上波光潋滟,但四周同样有树有草,有亭有台,有夕阳下的倒影,有树阴中的鸟鸣和供人散步的幽静小道,这对于我来讲已经足够受用了。特别是晚饭后徜徉于暮色之中,抬头仰望豁蒙楼和佛塔的巍峨身影,一种顿悟之感便油然而生。刹那间有如清风贯耳,妄念俱灭,非分全无,心中会感到无比的敞亮。我曾经为此写过一首古风,题目就是《毗邻鸡鸣寺而居有感》。诗云:
鸡笼山下客,佛光圈中人。
日久闻经书,天性自然成。
法门无高下,修行有浅深。
万事仁为本,一如脱凡尘。
这首诗也算是我人生的一个总结吧。
Copyright ©2021 南京诗词学会官方网站 All Right Reserved.
技术支持:自助建站 | 领地网站建设 |短信接口 |燕窝 版权所有 © 2005-2021 lingw.net.粤ICP备16125321号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