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陆
视频作品
本站公告
征稿活动
- 南京诗词学会官网已正式改版,欢迎点击...
- 关于征集“抗疫创作大家谈”专题文稿的...
- “洪蓝杯·诗意溧水”第五届诗词大赛征...
- 关于组织参加省诗协“抗击新冠肺炎”诗...
- “大美中国·诗意湖泊” 诗词原创作品...
- 2019“郑和杯”海丝文化诗词大赛获...
- “钟山颂”诗词歌曲大赛 获奖作品
- 2019南京栖霞山楹联征稿启事
- “和凤”杯《诗意溧水》第四届诗词大赛...
- 和凤杯《诗意溧水》第四届诗词大赛征稿...
- 关于组织会员参加“两山一湖” 诗词大...
- 2019“郑和杯”海丝文化诗词大赛征...
- “钟山颂”诗词、歌曲大赛征稿启事
- 关于《中国梦》诗词作品征集活动的通知
- “建邺杯·勤廉青奥”诗词赋楹联大赛征...
学会动态
- 南京诗词学会官网已正式改版,欢迎点...
- 南京诗词学会官网已正式改版,欢迎点...
- 南京诗词学会官网已正式改版,欢迎点击...
- 南钢红五月采风作品汇总
- 诗化南京结硕果 江宁区获评“中华诗...
- 学会采风团赴南钢体验匠心创新
- 关于征集“抗疫创作大家谈” 专...
- “洪蓝杯·诗意溧水”第五届 诗词大...
- 关于表彰“优秀抗疫诗人”的决定
- “诗化南京·百年颂歌” 公益传播推广...
- 关于做好表彰优秀“抗疫诗人”工作的通...
- “奋进2020”诗歌朗诵电视晚会举行
- 南京诗词学会召开五届六次理事会
- 江宁“中华诗词之乡”验收嘉宾佳作集萃
- 江宁创建中华诗词之乡工作顺利验收
- 抒盛事之怀 讴时代之歌 “诗化南...
- 南京诗词学会栖霞采风行
- 党建引领 创新驱动 南京诗词学会...
- 关于举办“向往好生活·奋斗新时代” ...
- 吟“八韵”、议诗家、促诗改 南京举...
点击排行
大众评审
- 致敬八一,传承军魂,盛赞好诗!!...
- 赞!赞!赞!转走了。
- 精兵利箭国之重器。《兵者·筑梦》...
- 邹老师又一力作。大气魄!赞赞赞!...
- 打败自己的对手永远是自己。强军好...
- 4000G各类戏曲资源百度打包下...
- 全国丁芒文学艺术研讨会在这里召 ...
- 我看见它们的初雪 历经憔 ...
- 看破一朵刺玫的流程和它始终的慌 ...
- 扬子江诗刊》杂志发表后很快获了 ...
- 贝瓦儿歌高清MP4打包下载 最全...
- 一个男儿痴情和力量的见 ...
- 一个人的越野 辽阔一个人的雪 ...
- 明白而又不失内涵的诗意形 ...
- 造天舟航母,重器傲人 《第...
- 北雁宫闕闻笛。独卧阑干夜思 ...
- 琵琶弹空珠玉吹。闻笛心已 ...
- 抛荒书剑事无成,虚度人间已半 ...
- 近来顿觉乡情浅,且把金陵作故 ...
- 小暑初来雨后晴,清风拂叶踏声 ...
感悟南京
《红楼梦》中的入声字与青埂峰位置考证
作者:孙尔台 发布时间:2013-01-04 09:57:25 浏览次数:517 南京今年的冬天终于下了第一场雪,于是我想起了《红楼梦》中的那四句话,“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这说的是金陵四大家族盛极一时的场景,最后一句就是用雪来形容薛家的奢华。
不过细细想来,这四句话却也有些离奇。既不工整,又不押韵。且不说与四大家族的显赫身份和隆重登场的气氛不符,就是与书中的其它诗文相比,都显然不在同一个档次上。充其量就是些街头俚语的小段子,却被曹雪芹当作宝贝一样写进了这部让他泪尽而逝的巨著之中。这个现象本身就很值得研究,可惜从来还没有什么专家能够注意到,真是很遗憾啊。
我能注意到这个问题,不是我特别聪明,而是因为我是南京人,又出生在苏北泰州,从小说的是苏北话,熟悉很多入声字的发音。就比如最后的“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这一句,如果用普通话来读的话,味道就没了,更没有结束语句中那种铿锵有力的感觉。而要读好这句话,就必须用南京人的入声来读。所以这就证明了曹雪芹从小受到过南京方言的影响,也证明了曹雪芹与南京的千丝万缕的联系。
入声是古语中的一个痕迹。比如我们说下雪,扬州人和泰州人的读音就与北方人不同。不是像普通话那样最后还带个儿化音,而是把“下”读成平声的“Xia”,而且带有一个往下走的“啊”的韵尾;而“雪”是读入声,相当于Xi和O的连读,还要短促有力。扬州人和泰州人说上学也很有意思。“上”的读音肯定不带卷舌,而且是读成平声的“Sang”;“学”字则读成上声的“Xia”。无论是“下雪”还是“上学”,重音都在后面,读起来都朗朗上口。还有一个字是骂人的“做倒头梦”的“梦”字。这个“梦”字如果用普通话来说就更没意思了。扬州人和泰州人发的是入声的“Mong”,听起来铿锵有力。
中国人最早的发音是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后来平声中又分出了阴平和阳平,所以四声就变成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这大概和清代盛行的北方官话有关,从此北方的儿化音就渐渐地取代了入声字的韵尾。不过江淮和南京是一道抵御北方方言入侵的防线,至今还十分顽强。由于有了这道屏障,南京以南的南方语系中的入声字就能更多地保留下来,这也是南京文化的一大特色啊。所以有位专家讲过,一个相声如果能在北京和南京两地同时走红,那这个相声才能算是真正地取得了成功。
《红楼梦》中南京的方言很多,著名红学家严中先生对此已作了很多研究,我在此就不再赘述了。我对《红楼梦》的一个发现,就是曹雪芹在《红楼梦》开篇的那段交待中,谈到大荒山无稽崖的青埂峰下有一块顽石,被带到人间风流了一番后演绎出了一部缠绵悱恻、悲金吊玉的《红楼梦》。这个通灵宝玉其实就是南京的雨花石,这也是大多数研究者的共识。只是关于发现这块顽石的具体位置,专家们并没有形成最终的结论。因为脂砚斋说大荒山就是寓意荒诞不堪,无稽崖就是指无稽之谈,总之都是一种寓意。但青埂峰是什么寓意呢?紫砚斋并没有说出什么名堂,但我记得在一个南京的旧地图中,就在现在的河西一带,曾经有过一个叫青埂路还是青埂村的地名。我觉得这不是偶然,因为这个地名非常符合那一带的地貌特征。所谓的埂就是地势高出来的一个长条地方,而那里最高的地方也就是李白笔下“半落青天外”的三山了,其实也就是些最多百把米高的小山丘。包括《红楼梦》中提到的什么杏花村稻香村的地名,其实也都在南京的城西郊外,而且在史书上都能找到记录。这说明了《红楼梦》确实与那一带有关,其中就应该包括青埂峰。
我之所以未能把这个发现写成文章发表,主要是因为那本地图集后来一直没有找到,就是写出文章来杂志社也不会登的。但现在的情况不同了,已经有了网络和博客,在博客上我想说什么就能说什么。所以我现在就可以在这里郑重声明,我已经弥补了脂砚斋考证的一个重大空白,初步确定了青埂峰的大致方位就在南京的河西。如果有谁要去深入研究的话,请一定要提到我今天发表的内容和发表的时间,否则我可真要去和你打这个笔墨官司的啊。
今天的一场大雪,不仅引出了一个好话题,而且还让我成功地宣布了一个红学研究上的重大成果,看来真是一场好雪啊。
Copyright ©2021 南京诗词学会官方网站 All Right Reserved.
技术支持:自助建站 | 领地网站建设 |短信接口 |燕窝 版权所有 © 2005-2021 lingw.net.粤ICP备16125321号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