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陆
视频作品
本站公告
征稿活动
- 南京诗词学会官网已正式改版,欢迎点击...
- 关于征集“抗疫创作大家谈”专题文稿的...
- “洪蓝杯·诗意溧水”第五届诗词大赛征...
- 关于组织参加省诗协“抗击新冠肺炎”诗...
- “大美中国·诗意湖泊” 诗词原创作品...
- 2019“郑和杯”海丝文化诗词大赛获...
- “钟山颂”诗词歌曲大赛 获奖作品
- 2019南京栖霞山楹联征稿启事
- “和凤”杯《诗意溧水》第四届诗词大赛...
- 和凤杯《诗意溧水》第四届诗词大赛征稿...
- 关于组织会员参加“两山一湖” 诗词大...
- 2019“郑和杯”海丝文化诗词大赛征...
- “钟山颂”诗词、歌曲大赛征稿启事
- 关于《中国梦》诗词作品征集活动的通知
- “建邺杯·勤廉青奥”诗词赋楹联大赛征...
学会动态
- 南京诗词学会新版官方网站浏览手册
- 南京诗词学会官网已正式改版,欢迎点...
- 南京诗词学会官网已正式改版,欢迎点...
- 南京诗词学会官网已正式改版,欢迎点击...
- 南钢红五月采风作品汇总
- 诗化南京结硕果 江宁区获评“中华诗...
- 学会采风团赴南钢体验匠心创新
- 关于征集“抗疫创作大家谈” 专...
- “洪蓝杯·诗意溧水”第五届 诗词大...
- 关于表彰“优秀抗疫诗人”的决定
- “诗化南京·百年颂歌” 公益传播推广...
- 关于做好表彰优秀“抗疫诗人”工作的通...
- “奋进2020”诗歌朗诵电视晚会举行
- 南京诗词学会召开五届六次理事会
- 江宁“中华诗词之乡”验收嘉宾佳作集萃
- 江宁创建中华诗词之乡工作顺利验收
- 抒盛事之怀 讴时代之歌 “诗化南...
- 南京诗词学会栖霞采风行
- 党建引领 创新驱动 南京诗词学会...
- 关于举办“向往好生活·奋斗新时代” ...
点击排行
大众评审
- 致敬八一,传承军魂,盛赞好诗!!...
- 赞!赞!赞!转走了。
- 精兵利箭国之重器。《兵者·筑梦》...
- 邹老师又一力作。大气魄!赞赞赞!...
- 打败自己的对手永远是自己。强军好...
- 4000G各类戏曲资源百度打包下...
- 全国丁芒文学艺术研讨会在这里召 ...
- 我看见它们的初雪 历经憔 ...
- 看破一朵刺玫的流程和它始终的慌 ...
- 扬子江诗刊》杂志发表后很快获了 ...
- 贝瓦儿歌高清MP4打包下载 最全...
- 一个男儿痴情和力量的见 ...
- 一个人的越野 辽阔一个人的雪 ...
- 明白而又不失内涵的诗意形 ...
- 造天舟航母,重器傲人 《第...
- 北雁宫闕闻笛。独卧阑干夜思 ...
- 琵琶弹空珠玉吹。闻笛心已 ...
- 抛荒书剑事无成,虚度人间已半 ...
- 近来顿觉乡情浅,且把金陵作故 ...
- 小暑初来雨后晴,清风拂叶踏声 ...
感悟南京
由诗歌的争论想到的话题
作者:孙尔台 发布时间:2012-12-22 19:07:51 浏览次数:522在当今文坛上,最容易引起争论的莫过于诗歌了。上次
我曾经和朋友谈过,问题出在诗歌上并不奇怪,因为诗歌创作看似容易,却又是最难的。诗歌的难,就如同音乐创作,不仅要完成一个起承转合,还要有旋律、情绪和色彩的渲染,只要这样才能扣人心弦,让人过目不忘。诗歌的难,也如同书法,虽然是一种具象的表现,却更注重气韵的表达,以至于文字的错与不错都可以无所谓,追求的只是一种意象的升华。诗歌的难,更在于人人都可以评说。即使大诗人白居易的诗写好之后,都要请邻居的老婆婆们提提意见,努力做到妇孺皆知,老少咸宜。
现在诗歌的问题还在于商品化的冲击,人人都想成名成家,所以人人都想出本诗集。而当年的李白、杜甫苦于没有发达的印刷术,只能在纸上随便地记录记录心情,说不定写好之后又随手扔掉了。所以如果按发表的数量而言,李白、杜甫在诗歌排行榜上肯定是排在数万人之后。再按现行的标准,恐怕连申请加入中国作协的资格都没有;但如果按照能够流传于世的作品数量和作品的影响力而言,那李白、杜甫又肯定永远是占据鳌头的。
当然,我说这话肯定是对先贤的大不敬啊,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李白明明是斗酒诗百篇的人,怎么能说他的作品没有什么数量呢。这说明我是在偷换概念,是在拿诗人取乐,所以大家也千万不要和我计较,只当是个玩笑话而已。但有一点我是说对了,诗歌原本就是一个凝练的东西,一定要精益求精。尽管是现代诗的写作,也要有那种“只为一个字,捻断数根须”的贾岛精神,不能肆意妄为,写得泼泼洒洒的。诗歌如果要出问题的话,十有八九就是因为那些乏善可陈的东西太多了。比如五十年代时,大诗人郭沫若就曾经在十天之内写出一百零一首咏花诗来歌颂大跃进,日后连自己看了都觉得羞愧。于是有人戏言。“郭老,郭老,诗多不好。换了名字,发表不了!”
现代诗的出现是中国诗歌样式的一次大解放,至今已经留下了徐志摩、贺敬之、郭小川、舒婷、席慕容和余光中等人的《再别康桥》《桂林山水》《致青年公民》《致橡树》《送别》和《乡愁》等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就这些作品的风格而言,似乎与白居易的《离离原上草》和李白的《将进酒》也别无二致。可见古往今来的诗人们注重的只是那份真挚的情感流露,而并不在乎什么文本和技巧。如果要谈技巧,历朝历代的御用文人很多,学院派也是满口的之乎者也,但他们又能留下多少为人们所传颂的精品力作呢。现在仓央嘉措的诗在网上很热,谁也不敢想象竟是活佛写的情诗。且不论作品的真伪,仅三百年前的作品能给当今的诗坛带来了一股纯美的清风,这个现象就应该值得重视。
需要说明的是,我刚才把
Copyright ©2021 南京诗词学会官方网站 All Right Reserved.
技术支持:自助建站 | 领地网站建设 |短信接口 |燕窝 版权所有 © 2005-2021 lingw.net.粤ICP备16125321号 -5 |